2018年5月14日,沈陽建筑大學外國語學院派出的第二批翻譯碩士研究生導師已經抵達瑞科翻譯上海公司,開始為期半個月的學習交流活動。此次5名老師在瑞科一共接受了客戶開發、項目管理、翻譯審校、質量控制、翻譯技術、本地化、語言資產管理等全流程的專題培訓及學習。前來學習的老師分別是秦艷輝老師、李琳琳老師、李琳琳老師(另)、叢麗老師、梁甜甜老師。他們在學習結束后表示收獲頗豐,并希望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學生們。之后,老師們接受了瑞科小編夢婷的采訪,讓我們看看老師們都有哪些好的分享呢?
節目:《瑞科會客廳》圖一 秦艷輝老師(左3),李琳琳老師(右2)在瑞科翻譯上海公司合影
圖二 秦艷輝老師,李琳琳老師在瑞科學習研討《翻譯技術概述》課程
首先,感受到了瑞科翻譯公司嚴謹、認真、負責和專注的企業文化。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隊伍,認真嚴謹,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和創造力。
其次,我們開闊了視野,了解了翻譯產業市場化之后是一個從客戶管理、項目管理、質量把控、語言資產的生產等這一些列環節緊密聯系的整體。這也顛覆了我們之前對翻譯行業的認識。
了解到從接待客戶到達成項目合作,項目進展過程中與客戶不斷的溝通,到后期客戶的維護的等等細微繁瑣的工作都需要客戶經理認真做好文案,認真耐心地執行。
了解到翻譯項目管理需要項目經理準確分析項目,進行預處理,了解譯員所擅長的領域,分配任務,實時監控了解項目進程,做好譯員與客戶的溝通,分配審校,進行終稿審核,提交項目等一系列細致繁瑣的工作。
了解到譯文在進行一審和二審的過程都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審,從語法,文風等多維度對譯文質量進行把控。
了解到翻譯文風在翻譯市場和翻譯行業的重要性。
了解到語言功底,翻譯的技巧,CAT使用,工作態度等等譯者的綜合素質是衡量一個譯員的標準。
了解到MTI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技術思維。
學習所思通過上述學習,我結合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和思考。
1)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行業的認知引導很重要。
2)對以往忽視的翻譯實踐中的文風要引起足夠重視,必要時要開設翻譯文風相關課程。
3)譯者素質的培養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問題,一方面是教師自身認識不足,一方面是對學生放松管理。
4)筆譯實踐課的操作形式單一,原始。
今后的教學的調整與建議1. 向學生介紹翻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要讓學生了解到這個行業的廣闊前景,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2. 筆譯實踐要采用在線翻譯軟件或網絡平臺進行,同時加入計算機輔助翻譯,鍛煉學生CAT的運用技能。
3.筆譯實踐可以參考公司模式,組建項目組。
4.建議學院開設DTP的排版編輯,辦公軟件應用等技術型課程。
5. 邀請翻譯企業人士走進課堂,給學生帶來前沿的資訊和技術。讓學生真真切切的了翻譯行業。
6.建議學院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聘請翻譯企業人員作為學生的校外導師,幫助學生了解翻譯行業的真實情況,發展方向,更好的指導學生校內學習,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總之,我們在翻譯教學和MTI的培養方面與翻譯市場要求差距還很大,今后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圖三 李琳琳老師、秦艷輝老師在學習研討《市場部工作簡述》
圖四 李琳琳老師(另)、叢麗老師在瑞科上海公司
圖五 叢麗老師、梁甜甜老師在學習《客戶關系管理實踐》
圖六 李琳琳老師(另)、叢麗老師在學習《翻譯項目管理實踐》
圖七 梁甜甜老師、叢麗老師在結業典禮上